《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教育卫生

陈赛娟委员:自愿无偿献血是文明中国的重要标志

陈赛娟.jpg


“前一阵北京卫计委提出要停止‘互助献血’,初衷是好的,但临床用血需求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因此要解决处理好临床用血的燃眉之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表示,叫停互助献血后,更要加大力度宣传自愿无偿献血,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无偿献血,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以解决当前供血不足的情况。这也是此次两会,陈赛娟建议修改《献血法》的目的。

据陈赛娟介绍,互助献血是现行法律允许的合法行为,但这其实是一种无奈。当前停止互助献血是指停止强制性互助献血。WHO 2017年的《血液安全与可得性》报告表明,共有 74 个国家血液供应的 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其中 57 个国家 99% 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我国的排名仅在74名至57名之间,这与我国在世界社会经济领域的大国地位远不能匹配。

“在我国,献血主力军由社会各界以单位团体的形式承担,这也是我国献血工作开展的一个特色。但其中的问题是,单位团体实施过程中,对献血工作的宣传不足、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缺失,存在着大量简单自上而下摊派的行为。这种献血工作的开展方式,不但无助于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树立,反而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陈赛娟说,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中国也应该设立国家献血日,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国家公职人员,率先自愿无偿献血,带头发挥表率作用,营造“献血光荣”的社会氛围。

陈赛娟认为,自愿无偿献血是健康中国、文明中国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民众之所以对献血存在恐惧心理,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对献血知识的正确认识和了解。陈赛娟建议,政府要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科普活动,还可以将献血科普融入中小学教材,这都会对我国未来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产生推动作用。

陈赛娟同时还建议,政府应该设置一定奖励机制加以鼓励,以促进形成良好的自愿无偿献血社会氛围。“比如可以给予适当奖励措施,也可以将此作为一些表彰和评选的优先条件;或者也可将此纳入相关考核系统和社会诚信体系,作为升学、就业、落户等方面的优先条件等。”陈赛娟说,只有宣传到位、科普到位,大家对无偿献血认识到位,才会更愿意去做这件事。

此外,作为医疗卫生界的委员,陈赛娟也十分关心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她看来,现行考核制度、评估体系不利于临床一线优秀医生的选拔。“有很多临床医生,他们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临床观察和诊疗,贡献给了病人的健康,做了很多临床总结,可能论文的影响因子不是很高。”陈赛娟说,以现行评价机制,这些临床医生在职称晋升和院士评选时可能就处于不利地位。

她建议,针对临床医生,应以临床优质服务、临床诊治水平和解决疑难疾病的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建立综合考评机制。这样既能提高医疗质量,也能提升临床医生医疗学术地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