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珍民委员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不可丢失

时间:2013年03月15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就中华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雷珍民。

  雷珍民说,他今年有两个提案,一是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于落实中央的精神;二是加强汉文化的文化圈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而我们作为社会人,尤其是文化人,都应该为文化事业复兴做出一定的贡献。首先要把它作为一种责任,一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第二是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上去,为文化传承多写写弘扬祖国盛世、多写写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等方面的文章。

  关于加强文化圈的建设问题,雷珍民说,近年来,无论是考生还是研究人员,总是无可奈何地在英语学习上占去了一大部分时间,其实,没有必要在外语学习上用去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雷珍民还讲到,他走过几十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把外语做为一个考试公务员、科技人员的标准。这样值得反思。如果文化不自信,我们就很难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如今,即使民族文化史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方面,也是知之甚少。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把学习精力放到考试英语4、6级,或雅思上去了,职场人员是用精力去考职称英语等等。

  雷珍民表示,英语可以作为自选课程,没有必要把它作为学生必选课和限定考研或考博国家分数线的标准。如此可使考生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去选修中国经典文化与中国文学艺术课程。在中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也应该成为文化自信自觉的大国。不应看轻自己的文字和文化,而是在转型期的健康心态中,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破除民族虚无主义心态。

  如果我们国家再不重视汉文化学习和继承,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就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作为一个中国人,连中国本土文化都不清楚,怎样去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呢?

  西方近年来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汉语热”尤其是美国的大学生在选择“外语”专业方向时,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了“汉语”,而中国各大学的对外汉语中心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每年都有高速增长,这对中国本土文化输出,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现实回应。当然,世界全球化要求我们去学习外语加强交流,但是国家应针对专业在考试制度上有所差别。

  雷珍民强调,我国汉文化继承不可丢失。报考中国文化方面尤其是古代汉语、古代文献、古文字、古代艺术等方面的博士生硕士生,可以考虑由考生自己选择考英语还是考古汉语。这样可以招收到更多的真正的专业英才,可以使中国文化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准。

( 责编/责编郝祥平 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