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进文明 创新成就梦想 品牌创造未来

李晓林委员: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

时间:2016年03月12日信息来源:本刊原创 字体:

22.jpg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北京林达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林李晓林颇有前瞻性地认为,我国旅游业已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主战场转变,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迎来六大机遇,"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也是全面体现并实践"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优势产业,应从多个方面认真规划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国家旅游行业释放正能量

在李晓林看来,我国旅游发展正在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旅游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主战场转变,二是旅游从外交的边缘向前沿转变,三是旅游市场秩序监管从被动应付、单独行动向主动出击、综合治理转变,四是文明旅游从行业行动向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转变,五是旅游发展正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推动转变,六是旅游工作从部门推动向党委政府全方位推进转变。旅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有效发挥了旅游在稳增长、扩内需、促改革、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当前,国家已从多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比如,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创性地推进旅游扶贫,进一步优化旅游投资和旅游消费环境,开创旅游外交新局面,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推进“旅游+”,实施“旅游+互联网”战略等。

李晓林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迎来六大机遇

一是“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开辟了广阔天地。旅游业的本质特征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高度契合,消费的不断升级铸就创新是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要素的相互衔接决定协调是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过程的人文要求决定绿色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属性,游客的空间移动决定开放是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服务的产业链条决定共享是旅游发展的必然效果。

二是旅游业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已形成4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出境市场超过2.5亿人次,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强调依靠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功能。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旅游业正是“双创”的广阔舞台。加快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放开水、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这将有效降低旅游企业生产要素成本,等等。二是强调用新思路新举措挖掘内需潜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顺势而为促进旅游消费”,强调“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改善旅游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拳整治价格欺诈、强制购物等乱象,让群众舒心旅游”。此外,继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将有利于旅游培育新的增长极。三是强调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将直接受益。四是强调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将有力助推旅游对外交流合作。

四是旅游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红利将成为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强大支撑。

五是爆发式增长的旅游消费提供巨大发展动力。2015年我国GDP总量达67.67万亿元,人均GDP为5.2万元,约合8016美元。不过我国人均出游才为2.98次,离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8次以上还有很大差距。202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突破1万美元,旅游消费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巨大发展动力。

六是各地发展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企业投资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参与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旅游消费增速、旅游市场的扩张速度前所未有。全国有30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龙头产业加以优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许多大型企业集团进军旅游领域。

李晓林表示,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期及各类矛盾凸显期。因此,在他看来,“五期叠加”是旅游业的新常态。

 

认真规划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李晓林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规划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发展国内旅游业。

一是创新驱动,增强旅游业发展新动能。实施旅游消费提升计划,培育旅游新需求;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壮大旅游新供给;实施“旅游+”战略,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构建旅游发展新引擎;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构建旅游发展新产能。

二是协调推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统筹推进区域旅游,构建新型旅游增长极;完善旅游空间布局,构筑旅游发展战略支点;优化旅游要素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绿色崛起,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倡导绿色旅游消费,杜绝旅游铺张浪费;实施绿色旅游开发,构建生态产业链;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引领低碳旅游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四是开放带动,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积极发展旅游外交;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发挥港澳台桥头堡作用,深化与港澳台旅游合作;实施中国旅游业“走出去”战略;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实施中国旅游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五是共享发展,推动旅游普惠民生。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共享全面小康;实施国民休闲计划,共享美好生活;实施旅游创业创新扶持计划,共享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旅游共享经济,推广旅游共享消费理念;完善旅游业发展成果共享机制。

六是规范提升,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转变旅游监管方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健全诚信体系,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大力推进文明旅游,传播行业正能量;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增强全社会旅游安全意识;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强化旅游标准管理;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提升中国旅游品牌形象。

 

( ( 本刊记者/王圣媛))